中国自2023年起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,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。在这一历史性跨越的背后,是中国汽车安全性能的全面提升与技术实力的整体跃进。中国汽车出海“好风凭借力”的背后,伴随着中国汽车测评机构的诞生、成长和壮大。
2025世界NCAP大会即将在中国上海启幕,作为全球NCAP大家庭的一员,C-NCAP一直守护出行安全的 “中国方案”。在探索汽车安全技术进步的同时,C-NCAP更是成为民族品牌走向全球市场的重要赋能者与桥梁纽带。
关键词①
搭建中国企业与全球测评机构的沟通桥梁
NCAP 自创立起便秉持国际视野,各规程版本迭代既借鉴国际经验,又充分考虑中国国情。2006版C-NCAP借鉴了欧洲 NCAP和日本J-NCAP的部分测试项目,并创新性地在后排安放女性假人,使之更符合中国家庭乘车出行的国情;2012版C-NCAP提升碰撞速度与国际接轨,并拓展主动安全测试;2018 版全面接轨欧洲 NCAP,增设行人保护、主动安全板块并引入新能源汽车测评体系;正在实施的2024版C-NCAP更是在多个方面已跻身全球领先水平。伴随 C-NCAP 与国际接轨并局部赶超,获其五星的中国新车,在欧洲 NCAP 等其他NCAP体系中摘得五星的比例持续提升。
NCAP以汽车测评技术交流与协同为契机,积极搭建双向交流平台,一方面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吸收全球先进经验,另一方面向国际推介中国汽车安全测评的创新实践。2023年C-NCAP首次举办 NCAP 技术研讨会,全球 NCAP、拉丁 NCAP、澳洲NCAP 等机构负责人齐聚天津,车企就中国汽车安全发展目标达成共识;2024 年C-NCAP首次将欧洲 NCAP 技术研讨会引入中国,10 余名欧洲 NCAP 专家与中国主机厂面对面交流;2025 年C-NCAP承办 欧洲 NCAP 车型技术观摩(中国站),供全球汽车技术工程师现场考察。这些活动助力中国汽车企业精准掌握海外机构的测试要求,破解汽车出海“安全密码”。
关键词②
关键测评技术协同研发取得新突破
C-NCAP 的国际协同价值不止于 “桥梁”,更在于推动中国安全理念与技术走向世界。近年来,其深化与国际 NCAP 机构的技术合作,尤其与欧洲 NCAP 在虚拟测评、碰撞壁障领域成果丰硕——双方成立 MPDB 碰撞壁障联合研究工作组,合作成果将应用于双方技术规程,协同评价标准与测试方法,减轻了企业在产品开发和测试方面应对不同体系的成本负担。
同时,C-NCAP 碰撞试验室已获欧洲NCAP、东盟NCAP 认可授权,中国车企无需出海即可完成测评,显著降本提效。面对智能网联、新能源技术浪潮,C-NCAP 正在构建应对复杂场景安全挑战的测评体系。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全球NCAP组织成员的协同创新,推动测试技术资源共享,既护航中国车企 “走出去”,也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行稳致远,让民族汽车品牌在全球舞台绽放更绚烂的光彩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